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会不会重复数控机床行业的悲剧?
核心零部件,国产化的进度,寿命,可靠性,这些指标的上升速度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的差距需要比较长的时日;
核心传感器,MEMS加工能力,器件小型化;
核心软件,机器人仿真软件,动力学分析软件;
核心算法,高速运动下的振动抑制,高自由度控制;
机器人算法开源模块比例,行业代码总(不重复)行数;
核心专利,(U盘的专利去年才过期)
核心材料,轻量化的,高强度的,高刚度的,高阻尼的,高散热的,...
机器人应用会发展很快,但是机器人技术会发展很慢。
这是中国受到的另一种“资源诅咒”,
由于资源拥有者太容易获得资源的额外收益,造成其他产业的落后。
委内瑞拉的石油,阿拉伯的石油,鄂尔多斯的煤炭....
而中国,资源是巨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,诅咒的结果是,机器人应用公司去赚钱,没有人做科技。
----
那么是否有办法跳出这个诅咒呢?
有的。
严格的专利法。
带来的知识产权的阵痛,但是同时也是跳出这个资源诅咒的关键,
只有小公司开发出来一个技术,大公司如果用,而不能抄袭的时候,
大公司才会为此买单,然后小公司才会创新,
--新的材料,新的工艺,新的软件,新的算法,更长期的科研投入。
只有这样才能走到,资源诅咒的对面 ---“以色列的沙漠科技农业,喂饱自己,出口欧洲”
上一篇:如何看待我国数控机床行业?
下一篇:什么是高档数控机床?
返回列表